地毯式排查“地沟油”考核行动结束 未发现“地沟油”上餐桌
本报讯 (记者华莹 通讯员邹杰摄影报道)记者昨日从市卫生部门获悉,经过近两个月的地毯式排查,全市暂未发现“地沟油”回流餐桌。
对于近日网上流传江门有餐厅因使用地沟油被罚款一事,江门市卫生局副局长谢广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该事件经多部门核实后证实为谣传,目前并无餐饮单位因使用地沟油而被处罚的情况发生。
暂未发现地沟油回流餐桌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部门根据职责细化工作方案,采取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明察暗访与受理举报相结合等形式开展打击“地沟油”专项工作,对市区5000多家餐饮企业进行了地毯式排查。
近两个月来,相关部门对使用食用油生产的糕点企业、小作坊进行监督检查,并重点检查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等区域,加大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督力度,严厉打击使用“地沟油”违法犯罪行为。
截至2011年10月24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8336人次,检查有关单位8123家次,抽检115批次,暂未发现“地沟油”回流餐桌。
有个别餐厅
查出食用油不合格
市卫生局副局长谢广龙介绍称,专项工作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对其所用食用油的来源、标签、标识、采购索证索票、登记台账和查验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餐厨废弃物日产出量、处理去向、处理方式等进行了登记。
从检查的总体情况来看,未发现“地沟油”的踪迹。但检查中也发现,小餐饮单位使用散装油且不完善索证索票登记制度的情况较为普遍。
“在检查中,发现部分餐厅使用来源不明的食用油,这些食用油只是用铁桶装着,外观包装上没有来源地、没有标签标示、没有厂址电话。”谢广龙表示,对于检查中所发现的小排档食用油标签不明确,已经提出整改要求,所有来源不明的食用油一律没收,并督促全市餐饮单位落实和完善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
记者昨日从市食安办获悉,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有关部门共查处使用不合格食用油案值1.63万元,没收不合格食用油34公斤。
“地沟油”
尚未有统一检测标准
“目前还没有权威有效的办法鉴别餐饮单位使用的是否地沟油。”据谢广龙介绍,由于地沟油一般很难辨别,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检验检测方法和标准。全市食用油实施抽样检验,主要检测黄曲霉毒素、酸价、过氧化值、铅、砷等项目,准确掌握食用油产品质量状况。截至2011年10月24日,全市共抽样检验115批次,暂未发现有重金属、砷、黄曲霉毒素等项目超标的情况。
据介绍,全市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工作从9月13日开始并将持续到年底,通过严厉打击餐饮服务单位的违法行为,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市卫生部门呼吁,市民如果发现可疑食用油,可向江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拨打热线12315向工商部门举报,若经检查属实会对举报者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