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单位: 地址 : 经营者类型:
检查项目 |
序号 |
检查事项 |
自查结果 |
备注 |
制度管理 |
1 |
建立并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制度。 |
□是 □否 □合理缺项 |
|
2 |
制定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
□是 □否 □合理缺项 |
| |
3 |
配备冷库安全员,定期检查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并做好记录。 |
□是 □否 □合理缺项 |
| |
4 |
建立人员健康异常报告制度。从业人员出现疑似症状,应当按程序及时上报。 |
□是 □否 □合理缺项 |
| |
5 |
建立培训档案。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开展个人防护培训,如防护服穿脱、口罩正确佩戴、手部清洁等。 |
□是 □否 |
| |
台账管理 |
6 |
建立从业人员台账。每日开展健康监测,完成新冠疫苗全程和加强接种;直接接触冷冻食品的从业人员每7天核酸检测全覆盖。 |
□是 □否 □合理缺项 |
|
7 |
建立货柜车司机台账。按要求对司机进行测温、查码,记录车牌号码、司机姓名及健康监测情况。 |
□是 □否 □合理缺项 |
| |
8 |
建立物品检测消毒台账。如实记录、留存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如自行组织或委托机构消毒的,应留存配置消毒液记录表及消毒过程记录表(包括但不限于内包装、最小包装的外包装)。 |
□是 □否 |
| |
9 |
建立环境监测消毒台账。记录进口冷链食品和人高频次接触的作业区域、物品、工具等每日消毒情况,留存当天预防性消毒过程记录表。 |
□是 □否 |
| |
规范管理 |
10 |
采购防护用品,应查验相关证明文件,确保产品及渠道合法。使用、贮存防护用品,应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范及说明。 |
□是 □否 □合理缺项 |
|
11 |
大型冷库应落实“三区”管理。作业区实行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管理,从业人员应在半污染区(穿衣区)佩戴防护用品,更换工作服、工作鞋后,进入污染区作业。作业结束,人员应在半污染区(脱衣区)内脱卸防护用品(口罩和手套),工作服、隔离衣、防护服等,做好手卫生等消毒,更换口罩后,方能进入清洁区。 中小型冷库,参照“三区”管理原则,在工作区域内设置更衣间(区、点)。 |
□是 □否 □合理缺项 |
| |
12 |
大型冷库从业人员应遵循从半污染区(穿衣区)——污染区——半污染区(脱衣区)——清洁区的单向流动原则。 |
□是 □否 □合理缺项 |
| |
13 |
对工作服、防水围裙、橡胶袖套、长筒胶鞋等需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应用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再进行清洗。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清洗消毒。 |
□是 □否 □合理缺项 |
| |
14 |
做到“五有”(有疫情防控指南或指引、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等准备)要求。 |
□是 □否 □合理缺项 |
| |
废弃物 管理 |
15 |
贮存进口冷链食品的冷库产生的口罩、手套、隔离衣等个人防护用品废弃物必须使用双层垃圾袋收集。 |
□是 □否 |
|
16 |
废弃的防护用品应规范、完全放入垃圾收集容器,不得搭在容器边缘或外面。 |
□是 □否 |
| |
17 |
每次完成废弃防护用品收集,用有效氯500-1000mg/L的消毒液喷洒至袋内垃圾完全湿润,扎紧垃圾袋并用有效氯500-1000mg/L的消毒液喷洒垃圾袋外表。或从业人员结束作业后全身消毒,脱卸防护用品放入垃圾袋,扎紧后用消毒液喷洒垃圾袋外表。 |
□是 □否□ □合理缺项 |
| |
18 |
进口冷链产品废弃外包装、废弃内包装、软质塑包、泡沫箱、复合膜(袋)等废弃物,应设置独立垃圾收集容器,用有效氯500-1000mg/L的消毒液喷洒至内外表面完全湿润,常温放置48小时后再行处置。 |
□是 □否□ □合理缺项 |
| |
消毒产品 管理 |
19 |
采购或使用在全国消毒产品网上备案信息服务平台上办理了备案的消毒产品。 |
□是 □否 |
|
20 |
消毒产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如有开启后有效期的,应在消毒产品瓶体加贴开瓶时间,并在开瓶有效期内使用。 |
□是 □否 |
| |
索证索票 |
21 |
应严格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进口冷链食品来源合法、“证”、“码”齐全、货证相符方可入库和使用。 |
□是 □否 |
|
22 |
注册、登录省冷藏冷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冷库通),并及时、准确、真实填报出入库信息。 |
□是 □否 |
| |
23 |
销售及贮存进口冷链食品,必须在外包装、销售显著位置或贮存区域张贴、摆放随附追溯码。 |
□是 □否 |
| |
24 |
落实“三专、四不”要求(对进口冷链食品实行专用通道进货、专区存放、专区售卖,不得销售无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追溯信息的进口冷链食品)。特殊原因无法分开专用通道的,应制定严格的流程方案分时分段进出货物,做好预防性消毒,避免出现交叉污染。进口冷链食品与国产冷链食品应分库存放,确有困难的,应相对分区存放,或采用物理间隔。 |
□是 □否 □合理缺项 |
| |
自查发现的其他问题 |
| |||
备注 |
1. 经营者类型包括:非食品生产经营者冷库、农贸市场的冷库、商场超市的冷库、食品经营者自建自用冷库、仅有冰柜经营者、贸易公司。 2. “证”、“码”齐全是指在广州市内经营、贮存的0℃以下进口冷链食品,须“五证一码”齐全(海关报关单、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集中监管仓出库证明、新冠病毒核酸阴性检测报告、消毒证明、随附追溯码);0℃以上进口冷链食品,须“四证一码”齐全(海关报关单、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新冠病毒核酸阴性检测报告、消毒证明、随附追溯码)。 |
自查日期: 自查人员签名: 负责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