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冷链食品疫情传播安全风险不可不重视。番禺区作为全省乃至全国举足轻重的冷链食品集散地,共有冷库450家,涉及进口冷链食品冷库150家。其中番禺大罗塘作为全国冷冻品批发的集散地之一,共有冷库208家,涉及进口冷链食品冷库77家,预估每天有60个货柜进口冷链食品运抵。
为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严防疫情输入,3月22日,在番禺区市场监管局指导下,由番禺区冷冻食品行业协会牵头组织起草的《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进口冷链食品出入库管理规范》团体标准(下称“标准”)通过专家审定并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总结了番禺区冷库经营企业进口冷链食品出入库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形成简单明了和操作性强的标准,填补了广东省有关标准空白。
该标准总结了番禺区“件件采样、件件消杀”、“三区二通道”管理和运用六面外包装自动消杀流水线设备等创新性监管经验,由行业协会牵头转化形成标准,作为11家集中监管仓企业规范统一的操作规程予以实施,实现科学防控和精准施策。
商品包装六面消毒设备
标准详细规定了进口冷链食品的预约、采样、消毒、入库储存和凭证出库等管理流程,明确了货物转运进货和出库销售的操作要求,并对冷库经营单位每日班前会、从业人员健康防护、冷库环境清洁消毒、各类台账建立管理等进行了细化规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有了行业的团体标准,所有的出入库管理有了规范,服务内容有了标准,服务收费有了参考标准,将疫情通过冷冻食品外包装形式输入的风险降到最低,切实有效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增强行业的自信心。”广州市番禺区冷冻食品行业协会会长黄健胜表示。
“根据标准,我们花费150万元进行了硬件改造,设置‘三区二通道’。” 广州市保满商贸有限公司彭敏告诉记者,标准给他们最大的指引即,指引他们对场地进行科学分区管理,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三区”,设置出、入库专门通道,此外,标准对于如何选择消杀产品也具有很强的指引性。
据悉,去年11月番禺率先在全市试推进集中监管仓建设,自今年1月27日起,广州市设立28家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仓全面启用,番禺占11家。结合该标准的实施,番禺已构筑“人员、物品、制度、环境”四道疫情防线,截至目前,已采样检测核酸29171批次,每日经集中监管仓采样和消杀的进口冷冻食品约2000吨,有3家集中监管仓成功拦截3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进口冷冻食品,3批物品已全部实施无害化销毁处理,均未流入市场,有效防止了涉阳产品在市场扩散传播疫情。